历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都改了些什么?|时事周刊

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全会同意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作为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一项重要议题,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备受关注。新京报记者梳理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从中可见,机构改革一方面是裁撤减少部门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

正如二十届二中全会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全会精神时谈到机构改革所说——方案有利于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机构设置上更加科学、在职能配置上更加优化、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

1982年至今,党的中央机构改革进行了5次,分别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9年、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则每5年进行一次,共进行了8次改革。

1982年改革前,国务院共有100个部门,人员编制超过5万人。当年机构改革之后,国务院所属部委由52个裁并为42个,工作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

当年的机构改革主要是为有效解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带来的政府机构臃肿、部门职责不清、人浮于事、行政运行成本过高、机构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

这次改革后,经济管理部门由71个减少到41个,国务院部委的领导人数由530多人减少到180多人,工作人员从5.1万人减为3万人,缩减了41%。与此同时,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由18万人减至12余万人,缩减了30%,地(市)、县机关工作人员则精简了20%。

如1988年的改革,国务院部委由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由22个调整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为44个,机构人员编制比原来减少了9700多人。

国家机构改革过程,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改革多次强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例如,1993年3月22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该方案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为中心任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督部门,强化社会管理职能部门,转变部分专业经济部门为行业管理机构或经济实体。

这次改革将很多行业主管部门改为国有企业和行业协会,大力精简基础行业部门的内设机构和人员,下放政府对企业的直接管理权,以便达到“宏观管住,微观开放”的要求。

早在1988年,机构改革就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重点。当年的改革提出,为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搞活企业等服务,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精干机构、精简人员、政企分开,把生产经营的权利交给企业。

在此次改革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的改革思路,开始重视理顺党政关系、政企关系。在改革过程中,按照“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原则精简专业部门和减少人员编制。

2008年,国家机构改革进一步提出以构建服务型政府为核心的“大部制”改革。2008年3月1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提出,此次机构改革的总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

此次改革首次提出“大部制”的理念,将许多职能交叉重叠的部门进行了整合。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27个,地方各级政府机构也相应进行了改革。

2013年的改革明确提出,使政府职能有效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目标的达成。“大部制”改革继续进行。国务院组成部门减少至25个,铁道部、卫生部等退出历史舞台。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2018年2月28日,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相较过去国家机构改革只侧重于行政体制改革,此次国家机构改革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推进党政军群机构改革。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加强党对各领域各方面工作领导,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2018年3月13日,国务院公布机构改革方案,改革后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直属特设机构1个,直属机构10个,办事机构2个。

这次改革也成立了新的部门。如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保障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减轻医药费用负担、提高健康水平。为加强国家储备的统筹规划,构建统一的国家物资储备体系,组建了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此次还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组建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公报对此次改革的意义进行了深刻阐释——党的二十大对深化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而深远。

同时,明确改革要实现的目标——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党中央机构、全国人大机构、国务院机构、全国政协机构,统筹中央和地方,深化重点领域机构改革,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机构设置上更加科学、在职能配置上更加优化、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