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闻联播结尾要放整理稿子的画面?稿子中掩藏了什么?

这些词语基本都是用来形容娱乐圈里面的红人的。现在的娱乐圈每年都能红几个,更新换代很快。

自1978年开播以来,一直都很霸道、很大牌,国民度超高,是当之无愧收视冠军。

在它播出期间其他电视节目都要为它让路,每个电视台都要进行转播,没有一个频道能除外。

新闻联播每天都要播出,播出内容全是时政要闻,国家大事。霸屏式的播出,让很多人都能关注到这些新闻。

七点的时间点,是下午档和夜间档的分界线。新闻联播就像是每个电视台的时间节点一样。

新闻稿需要专业的负责人整理,大家要确定整个流程,主持人也要提前四五个小时来熟悉新闻稿件。

整个团队要花费半天的时间为晚上的半个多小时的全国直播做准备,这是直播但是也不容许有差错。

其实这些都是在无数次练兵后才有的效果,能用一下午来准备晚上的直播已经是做到了极限。

所以新闻联播节目里面的每一个人,应该都是各自行业里面的精英。而新闻联播就是他们的功绩。

除了新闻本身,最重要的便是主持人。其他幕后的工作人员压力绝对比不上主持人。

字的读音的要求是必须要绝对标准,字的音调和轻重都不能错。如果读错字了,是要罚款的,一个字两百元钱,不仅会罚自己,还要罚上司。

新闻联播中同样存在变数,那就是急稿。因为新闻是具有实时性的,所以准备过程中的新闻和播出的新闻是有着差别的。

播出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插播的新闻,这也同时考验着主持人的心理素质。有时候递稿子的工作人员还会不慎入镜。

不明真相的时候,总觉得主持人是背下稿子的,但是现实是那么多的稿件普通人连读都不一定能读好。

这时候便要借用提词器了,提词器这个设备就是顾名思义,但是新闻联播的提词器又不一样。

所以大多数时候,主持在播报时目视前方,手里还在勾画或者翻动新闻稿,因为他们能在提词器上看见内容。经过预先的练习,才能减小失误的可能。

众人纷纷感慨,这就是央视天团的能力。新拿到的稿件,主持人之前是不会有机会过目的。

而海霞直接读稿,就是说没有丝毫准备,但是却完美播报了整个新闻。对于普通人来说,就算是看一次再读也会出错。

新闻联播都是在七点播出,一般都是播出半个小时,但是不代表新闻联播只播半个小时。

《新闻联播》播出的时间很有弹性,连一个小时都播过。它有一个特点,就是把播出时间会精确到整分钟。

在所有的新闻播报结束后,主持人一般会整理稿子。这个时候新闻联播并没有结束,画面还在继续着,有人好奇这是为什么,其中的原因分为了好几点。

有人把一次《新闻联播》比喻成发射火箭,甚至说一次《新闻联播》比发射火箭的准确度还要高。

新闻联播还没有结束,新闻播完了,但是还可以通过最后这个画面调整时间,精确到分钟。

往小了说,是时间踩点,往大了说,在新闻播报过程中不时有情况发生,造成时间和预计时间发生差距。

这个时候也是用最后收拾稿子的片段来进行调节。这样做确定了新闻播报的准确性,又同时调控了直播中的变数。

其实还有一种仪式感在里面。因为《新闻联播》在播报完,直接切换画面结束会稍微显得有点突兀。

有开始便有结束,而收拾稿子的动作就表示结束。最后再把字幕放上去,进行谢幕。这样才是一个完完整整的流程,有头有尾。

因为我们看到的只有主持人,其实背后还有很多人。新闻稿也是其他工作人员准备的,这时候整理新闻稿,也算是对这些工作人员们的尊重。

在最后的片段中,主持人们的声音被切断了。在整理稿子的时候主持人们偶尔也会聊几句。

不到就纷纷变成唇语大师,猜来猜去。最后还是由康辉亲自揭秘,其实他们说的全是和工作相关的,因为工作很紧张想聊其他的也没有心思。

有些时候导播会忘记切断主持人音频,如果主持人在这个时候聊天说话了,那就会造成播出事故。所以他们会选择自己在收拾稿子忽视搭档、不和搭档说话。说话有风险,聊天也需谨慎。可以发现,现在的新闻联播里面主持人最后聊天的频率都明显减小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