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10——2020年四川省官方发布遴选公告进行分析,四川遴选具有如下特点:
纵观11年中7次遴选考试数据,不难看出,四川省直公务员集中遴选始终未曾出现大规模大范围井喷之势,也不曾诞生一次遴选数十人甚至过百的“黑马军团”。
据统计,7次集中遴选,一次提供职位10个以上的仅有省教育厅、省纪委监察厅、省法院、省委办公厅、省总工会、省监狱管理局、省财政厅、省应急管理厅、省水利发展保障中心等9家单位,一次遴选职位最多的为2019年的省应急管理厅,提供的职位数为35席。
相反,与集中遴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省直各部门、省内各地市州县自行遴选十分活跃,遴选职位数量充沛。比如,据不完全统计,未举行集中遴选的2016年,仅四川省委办公厅、财政厅、公安厅、高新区、民委、计划生育协会6部门遴选人数就达167人,接近2015年、2017年两期省直集中遴选人数总和。
可以看出,四川省直部门单独组织遴选考试和各地市组织遴选考试与省直集中遴选考试是同步跟进的,但总体规模更大。
另据统计,实行遴选制度以来,四川省市两级机关共面向基层遴选公务员超过4000名。
研读四川省直遴选公务员公告,在“遴选条件”一项中都能看到“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字样。但实际这只是原则性的规定,打开各年遴选职位表,近八成的职位说明中都明确标注了报考年龄上限。
如2011年,团省委要求28周岁以下,省新闻出版局、省教育厅相关职位要求30周岁以下;
2012年,省委办公厅、省委统战部相关职位要求28周岁以下,省委农工委、省民委、省直机关党校、省商务厅、省新闻出版局相关职位要求30周岁以下;
2015年,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监狱管理局相关职位要求30周岁以下;
2017年,省森林资源管理总站要求28周岁以下,省委办公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厅、省监狱管理局相关职位要求30周岁以下。
2019年有40家左右单位明确年龄35岁以下,有21家左右单位要求年龄在32岁、30岁或者28岁以下。
2020年,30周岁以下计划人数为17人、占18%,32周岁以下5人、占5%,35周岁以下64人、占 68%,37周岁以下 1人、占 1%,38周岁以下2人、占2%,40周岁以下4人、占4%,42周岁以下1人、占1%。
四川省是全国为数不多对报考专业进行精准限定的省份之一,对报考者的学历层次要求渐高。在早期2011年的职位表学历要求中还能看到的“国民教育”字样,2012年起全部消失,取而代之是全日制本科、硕士研究生甚至全日制研究生的起始要求。
截至目前,已经近1/5的职位要求报考者具备研究生学历。个别岗位还对报考人员本科与研究生两个阶段的学习专业分别做出严格限定。同时,部分专业岗位对报考者的资质也有着较高要求,如2011年省法院的法官助理职位,要求报考者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资格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A证、通过英语8级;2015年省国资委财务监督与评价处职位,要求报考者拥有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且32周岁以下;2017年省委办公厅秘书处(法规处)要求报考者取得法律职业资格或律师资格;2019年省社科联综合岗位要求有参与过重要选题调研和调研文稿撰写的经历;2020年省交通厅工程监督岗位要求具有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或者交通运输部监理工程师资格证等。
与省直各部门自行进行的公务员遴选考试相比,集中遴选有着严报宽考、难度略低的鲜明特点。如省直集中遴选仅分为笔试和面试两种测查形式,笔试形式也较为传统,仍为集中考点现场笔录作答。在省直部门自主命题、自行组织的遴选考试中,已经出现多元化的考评形式。
如在省委办公厅的自行遴选考试中,笔试分为上下午两场,上午为电脑上机答卷,下午常规笔答;省公安厅、高新区、省民委在自主面试中增加专业加试,省公安厅还要求面试考生以PPT为展示本人三个突出业绩等。
另,面试形式较多样,如“可采取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实践调研等多种形式进行”。
为使广大干部正确认识和对待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强调了围绕选拔职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实际命制试题,突出检测分析和解决机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干部平时加强学习,积累实践经验,提高领导能力。
近几年的四川省直机关命题思路、考试题目与遴选岗位的需求紧密相关,与时政、省情地情紧密结合,要求考生既要熟悉中央的大政方针政策路线,还要了解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遴选考试突出实绩导向,让学有所长、长有所专、学有所专、专有所能、能干成事的人脱颖而出,形成鲜明的以岗位选人、凭能力用人的导向。改变过去的选人用人模式,更好的为党的事业选到合适的、能用得上的人才,避免一些干部被遴选上岗后,工作干不下去或者干不好的尴尬局面。遴选考试突出能力测试、综合考察考生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及运用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
从近几年四川遴选考试的情况来看,大量的材料分析题、案例分析题都来自现实实践,遴选的目的不是考倒考生,而是考察考生是否关心时事,尤其是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国内外的时事热点,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道题,考生都有话说,但是要答到点子上,答得精彩并不容易。“干得好考的好”的命题原则,很好的避免了考试专业户,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
遴选考试实现了“分”与“能”的有机结合,让干得好的人能考得好,让有专长的人能用得上。作为领导机关的公务员,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精通业务知识,成为所在部门的行家里手,避免出现外行领导内行。
万变归宗,认真研究近年来四川省直机关遴选笔试真题,不难发现和把握背后所蕴含的固有本质规律性特点,一个总的原则是省直机关遴选“考什么”,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就重点“学什么”,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更知其所以必然。各位学员总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备战备考。
四川省直遴选主要测查应试者的政策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满分均为100分。从题型上看,集中组织的10次省直遴选(含2021年四川地市联考、2020年四川地区遴选)都没有考到客观题,均为主观题。从考查能力上看,每年的考题虽然不尽相同,但考查的内容都指向考生的三个方面能力:政策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我们首先从题干、题型、考点、主客观占比、作答字数、时限要求等方面,对近年来四川省直遴选笔试真题及其特点作如下分析:
共四大题,题型包括案例分析和写作,热点涉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发展职业教育、优化政务服务等。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作答字数在2400字左右。
第四题:结合当地实际,就如何优化政务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