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时事素材 9月时事

9月6日,在四川甘孜泸定县6.8级地震救援中,一张消防员抱着婴儿转移的照片引发热议。因肩膀上有“汶川”二字,他也被网友亲切称为“汶川哥哥”。

这名消防员叫张自立,来自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阿坝支队汶川大队,今年20岁。

“5·12特大地震”时,他6岁,正上小学一年级。望着抗震救灾的和消防员队伍,年幼的张自立心中埋下了梦想的种子: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救援人员!

19岁毕业时,他没有选择与专业相关的技术工作,而是时刻留意着部队和消防救援队伍的信息。去年十月,阿坝森林消防支队一发出招聘通知,张自立立即就报了名,经过层层选拔,如愿以偿进入队伍。

此次泸定地震救援,张自立和战友夜以继日,坚持奋战在第一线。从接到任务开始,他和战友徒步翻山越岭,少有休息时间,一心想要挽救更多生命。

抱起婴儿进行转移的过程中,张自立未曾换手,始终低头保护着孩子,一步步跨过乱石,挡开树枝。

视频中,这名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班上一位学生竟把网络用词“栓Q”写进作文,并配有一段歌词。“看到作文里那个‘栓Q’,我血压都飙升了。平常让同学组词‘奥妙’‘奥数’,居然有人组了一个‘奥利给’。”

近年来,因互联网交流而产生的网络热词层出不穷,例如“栓Q”、“退退退”、“YYDS”等,该类用词传播范围广,更新速度快,已融入大部分网民的日常交流。

一来,写作要求运用规范的书面用语,在较为正式的表达环境中,网络热梗的出现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二来,青少年正处于学习语言的重要时期,若放任自我滥用网络用词,为满足新鲜感和从众心理放弃认真思考,很可能会影响写作能力的发展。

热梗固然新鲜,但盲目追求热梗,随意乱玩热词并非好事。日常生活中,偶尔抛出网络用词活跃氛围,有趣又平常;作业考场上,还是认真组织语言,用心感受规范汉字之美。

互联网文化无处不在,新梗热词层出不穷,为生活增添新鲜的同时,也让规范染上了另类色彩。前有“yyds”横行评论,后有“栓q”写进作文,语言表达习惯并非一时之功,若放任网络流行语与规范碰撞,最终只会两败俱伤,影响表达能力与写作水平的形成。唯有夯实基础,分清场合,用规范用语在作文中妙笔生花,用网络热词在生活里绽放新意,方能尊重语言,玩转语言。

“活到老学到老”不是空线日,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迎来一名52岁的新生,这也是学院历史上年龄最大的学生。

2022年9月22日,著名出版家、作家、翻译家任溶溶晨在沪离世,享年100岁。

他不用电脑,也不留底稿,只用纸笔,翻译或写作完成后,稿件就直接寄出。“一张纸,一支笔,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一页一页‘爬格子’。”这是儿子任容康对父亲日常的描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