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中小学生“时事新闻课”

城市晚报讯 昨日上午,吉林省中小学生开展“时事新闻课”教育试点工作启动仪式在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举行。“时事新闻课”是我省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载体,是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团省委、省文明办联合开展的全省中小学“明德知礼工程”的重要内容。2014年起在长春市进行试点,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全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经验交流会上介绍了经验。今年,“时事新闻课”将在全省推广,本次试点工作初步安排645所中小学校参加试点工作,并逐步在全省具备播放条件的中小学全面铺开。

据了解,“时事新闻课”每周一期,每课时长为15分钟,主题的设置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内容,设置新闻零距离、聚焦、我可爱的家乡等板块,在规定的时间在全省中小学校统一收看。

同时,“时事新闻课”节目还针对中学生和小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版本,在小学版融入了大量动画元素,带领同学们“看”新闻、“读”新闻和“感悟”新闻,陪伴学生在思想、情感、认知上的成长,形成道德判断,提升思想境界,培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家国情怀。

省第二实验学校小学部教导处主任王成说:“时事新闻课进入校园,进入到孩子的学生生活当中,最大的意义就是培养了孩子的家国情怀。真正让孩子能感受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社会、国家有所关注,真正达到‘爱己、爱家、爱社会、爱国’。”

该校5年级学生孙嘉翌说:“通过这堂特殊的课,让我们关注到校外的新闻,也明白了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多关注国家大事,增长阅历。”

最后,省教育厅副厅长潘永兴表示,本次将初步安排具有一定条件的中小学校参加试点工作,逐步在全省中小学推开,引导中小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和社会发展,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自主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师生思想道德水平提升,真正实现“课有所用、学有所得”。(记者 刘晓宇/报道)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