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8点见丨沙尘来袭!北方多地遭遇今年以来最强沙尘天气

3月以来的第三轮沙尘天气目前正在影响我国北方地区,中央气象台表示,这也是今年以来最强的沙尘天气过程。今天下午到晚上,沙尘团将逐渐离开北京,继续向东南推进,预计这场沙尘天气将在23日基本结束。

22日凌晨3时开始,外来沙尘在强西北风作用下影响北京,PM10浓度以每小时500微克/立方米的增速骤增至1490微克/立方米,6时达到峰值浓度1667微克/立方米,6级严重污染水平,为今年以来影响北京最为严重的沙尘过程。

21日开始,受蒙古国低压后部大风天气影响,在中东部沙源地出现大范围起沙现象。本次过程期间,低压系统中心气压偏低,尺度大,此外3月份以来蒙古国沙源地降水量较少,回温较快,导致沙尘强度较高。21日夜间,低压系统持续向东发展,西北风风速大幅增加,沙尘夜间进入我国境内,沙尘带宽度较大,自东北至甘肃大片区域PM10浓度达到严重污染水平,部分站点峰值接近10000微克/立方米。

由于本次外蒙起沙范围大,沙尘传输时间长,预计北京白天时段持续受到上游沙尘输送影响,傍晚至入夜沙尘主体逐步东移南下,空气质量转至优良水平,沙尘影响过程结束。阅读全文

截至3月22日11时,受沙尘影响,内蒙古、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地60多个城市空气质量先后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水平,首要污染物均为PM10。

本次污染过程的PM2.5浓度远低于PM10,污染气团经过城市的PM2.5/PM10值在0.15左右,PM10实时浓度超过4000微克/立方米(大庆市,3月22日11时),二氧化硫浓度大部分低于1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浓度基本处于30微克/立方米以下,气态污染物浓度均处于较低水平,呈现沙尘天气影响下粗颗粒污染的明显特征。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信息显示,明天,京津冀及周边区域中南部仍可能维持中度及以上污染。24-27日,受多次冷空气及其后续残余势力影响,大气扩散条件维持较好水平,预计区域大部以优良为主,部分城市受局地扬沙浮尘天气影响,可能出现轻度污染。28日,扩散条件略差,中层回温,区域北部优良,中南部受偏南风输送和局地辐合影响,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3月29日至4月1日,受冷空气影响,扩散条件转好,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优良,局地可能出现轻度污染。阅读全文

从常年历史数据来看,3月北京南郊观象台常年平均(1981-2010年平均,下同)沙尘日数为2.4天,最多为12天(1954年),2000年以来最多为9天,出现在2001年。目前来看,今年北京的沙尘天数还没有打破纪录。近10年来影响我国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发生在2021年3月,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等地出现沙尘暴,局地出现能见度不足500米的强沙尘暴。

今年北京的春天还没到,就已经有了三次沙尘天气。据气象专家介绍,今年以来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是主要原因。今年2月下旬到3月上旬气温偏高,导致蒙古国和我国西北地区等沙源地积雪融化时间提前,沙土提前;3月中旬开始降水偏少,导致植被长不出来。综合影响下,地表沙土更容易暴露,来场大风就容易起沙。此外,在蒙古国东部形成的蒙古气旋像个“抽气扇”,蒙古气旋提供了不稳定的低层大气条件,会把地表的沙尘卷得更高,再通过北风吹到北京。

记者了解到,种树是有用,但作用有限。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素曾在采访中表示,通过植被根系固沙、蓄水功能,可以降低地表沙尘面积,抑制、改善起沙条件,植被也可以减小局地的扬沙,但对整个风场的改善有限。

在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扬沙仍能被大风从未改造的沙漠中带起,在高空环流的带领下席卷我国北方。需要认识到,沙尘暴不能被根治,植树造林也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终极方案,不能百分之百解决我国的沙尘问题。防护林的建设和生态环境的科学治理仍然需要持续推进。但毫无疑问,如果没有防护林,这次影响京津与东北地区等地的浮尘扬沙,会更加迅猛。阅读全文

随着清明节临近,本周末,北京将迎来今年首个清明祭扫高峰日,交管部门预计,部分墓地陵园周边预计会短时拥堵。

交管部门预计,和去年相比,今年清明节期间祭扫及出游的人数、车辆数会明显上升。祭扫期从3月18日至4月9日,总计23天。预计祭扫高峰日为3月25日、26日,4月1日、2日、5日,共5天。

在5个祭扫高峰日,交管部门将在全市墓地陵园周边道路设置疏导维护岗位,部分墓地陵园周边道路将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祭扫高峰日的部分时段,海淀金山陵园上山路禁止7座以上客车通行;台头村路(蓝梦庄园小区至长安园路)采取单向行驶临时交通管理措施。

据石景山交通支队介绍,八宝山、福田公墓周边将开辟13处停车场,共计可停放车辆1770辆。前往八宝山地区祭扫的市民,尽量乘坐地铁和公交车辆或错开高峰日。其他社会车辆在清明节祭扫高峰日,尽量避开石景山路、鲁谷路及阜石路,绕行其他道路行驶。阅读全文

美联储最新的议息结果即将公布。在当前美欧银行业风险并未完全消散之际,此次美联储是否会因此而改变加息策略备受关注。针对此次美联储加息的预测主要有两派,要么此次加息25个基点,要么直接暂停加息应对风险。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亦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美联储此次有可能暂停加息。美联储加息是为了应对美国国内高企的通胀率。当前,美国通胀率已经从高点下降,美国加息进程基本已到尾声。而此时暂缓加息进程也可缓解因加息带来的银行风险问题。

不过,亦有部分市场人士认为,美联储不会暂停加息进程,但可能会将加息的幅度从50个基点下降到25个基点。

“银行业相关风险事件一方面大概率不会引发太大的蔓延势头,另一方面从美联储的职责来说,控制通胀率更为重要。”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当前美国通胀率仍高于美联储此前定下2.7%的目标,一旦暂停加息则可能会导致此前努力付诸东流。美联储的职责是稳定物价和保持金融系统安全运行,经济增长还是萎缩需要关注,但不是它的目标。在美联储看来,经济恢复正常的标志是物价稳定,而要达到目标需要付出代价,这代价就是一定程度的衰退。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美联储议息会议结果公布前夕,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最新表态或意味深长,这位此前担任了多年的美联储主席的美国官员表示,美国银行系统“依然稳健”,但如果有必要,政府会采取措施保护小型银行。该消息推动银行股、尤其是地区性银行股上涨,第一共和银行盘中一度涨近60%。阅读全文

3月2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突然访问了乌克兰。作为二战结束后首个进入战区国家访问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采取了“拜登模仿秀”的做法,且比拜登走得更远。

在2月21日之后,岸田文雄已是G7国家领导人中唯一未曾在冲突后到访乌克兰的。这在“站队乌克兰”已愈来愈明显成为G7“政治正确”的当下,是亟须补上的一课。和包括安倍晋三在内的历届日本首相不同,岸田文雄明显选择了近乎向G7西方阵营“一边倒”外交和地缘政治战略。

此次访问虽然时间短、行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