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颍州区:让思政教育有“知”有“味”

编者按如何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让思政教育成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既有“知”,更有“味”?近年来,阜阳市颍州区教育局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和实践,努力做到眼可见、手可触、身可入、心可悟。

结合报纸上习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这则新闻,冯文静展开了当天的议题教学,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中贡献青春力量”;接着结合《在奋斗中谱写新时代奋斗之歌》这则新闻,通过阅读全省广大青年在乡村振兴中挥洒汗水、在创新创业中施展才华、在志愿服务中传递爱心等众多典型案例中引导学生们讨论“当代青年生逢盛世应当如何奋斗”的现实意义,读报为冯文静的思政课提供了诸多实践课例,也给学生提供了最新、最真实的社会生活素材。

谈到设计以读报为主题的思政课的初衷,冯文静表示,思政课应该从书本延伸到生活,报纸上的民生时事就是最新、最真实的社会生活素材,“关注时政要闻更有助于激发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让他们的思维与伟大的时代同频共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思想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在一点一滴的浇灌、日积月累的影响中产生。把思政内容加到教学里不难,但要真正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政教育的影响,这才是难度所在。

为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合力,阜阳市颍州区各级各类学校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程集镇王湾小学、阜纺小学将思政课实践教学搬到乡村中,打造“田间课堂”,充分挖掘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思政教育资源;鼓楼中心校、北城小学、六里小学将思政课实践教学搬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红色课堂”,将红色资源活化为可视、可听、可品的红色精神食粮。阜阳科学技术学校把思政课实践教学搬到工厂企业,打造“匠心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感悟以“吃苦耐劳、精益求精”为核心的“工匠精神”,越来越多的教师以“眼可见、手可触、身可入、心可悟”的思政教育方式把思政课堂搬出校园,搬进社会,实现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巧妙结合。

为更好推进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颍州区还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教与乐学相结合的思政立体课堂,让越来越多的高品质思政课成为广大学生听起来能解渴、学起来引共鸣、品起来增回味的“金课”。

阜阳市第十五中学教师张士虎带领学生学习《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一道思考题出发,领会中国智慧,感受中国力量。阜纺小学教师将两会召开作为教育契机,开展议题式教学,指导学生撰写“微议案”,深化学生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认同,提高学生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与素养。东清小学探访抗美援朝老战士,清河小学走进“四九起义”纪念馆……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也没有乏味冗长的说教,教师们挖掘的大思政课教育素材越来越丰富,产生了强大“精神生产力”,让颍州校园成了令人向往的爱国求索之地、浸润心灵之地、锤炼品质之地、立德树人之地。

阜阳市第十八中学思政课教师侯艳在党史课中不仅讲百年党史,也讲当下的国际形势

王湾小学开发“稼穑之事”校本课程教材,搭建起具有王湾特色的校本德育课程体系

如何才能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让思政课成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近年来,颍州区教育局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以“课堂渗透的精准滴灌”+“思政德育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大思政课育人格局。

2022年秋季开学伊始,面对2022级全体新生,阜阳十五中负责人葛超以“成为更有梦想的时代新人”为主题,为七年级新生带来一堂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有情怀的思政课。

仅2022年,颍州区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干部上台讲思政课就达三百余场,众多书记(校长)、园长发挥领导干部讲思政课的示范带头作用,或启发引导、循循善诱,或分条析理、层层剖析,或庄重肃穆、率先垂范,以身体力行的方式,给学生带来更广的视野、更新的思政学习体验。

《红星照耀中国》《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资本论》《宣言》《习谈治国理政》等各时代各领域的经典作品出现在阜阳市红旗中学高二(5)班的历史课上,教师范斌娓娓道来,引导学生思考“道路千万条,为什么我们就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了解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更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要求作出了新的理论创造,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中的辉煌篇章,学生更是通过范斌的讲解,看到了更加真实、有血有肉的马克思主义。

“云参观”一大会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重走”长征路;“云对话”非遗传人、二十大代表、安徽好人,弘扬先进事迹,传承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不朽诗篇;“云游览”顺昌之战古战场、宋代颍州西湖胜景,把握阜城“前世今生”的文明基因密码……阜阳市刘锜小学借助“学习强国”平台丰富的视频节目内容,组织学生线上游览、参观、体验、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时代主人翁精神,坚定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认真学习、努力奋斗的信念。

阜阳十五中教师贾玉勤以《拒绝躺平,生而为赢》为主题开展班会,组织学生针对社会上的躺平情绪展开讨论,找到情绪杠杆的支点,走向自信、自强的道路。阜纺小学教师杨晴带领学生走进阜阳烈士纪念馆,师生们集体吟诵《石灰吟》,感受英雄家国情怀;过雪山草地、飞夺泸定桥……阜阳市六里小学举行以长征为主题的“世纪伟业”红色运动会,东清小学少先队大队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育才幼儿园以“我与大树共成长”为主题,让幼儿们开展生命健康教育。

一堂堂生动活泼、思想鲜明的主题思政课或寓教于情境之中,或共情于诗词海洋,或探求真理于史实,或问道于百年历程,或体验助人之乐。各学段思政课教师们充分依托课堂主渠道,在教学中充分融入思政元素,在知识传授中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设计出“内容融合、场域融合、资源融合”的思政教育课,“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初心使命。

近年来,颍州区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把学校思政教育工作放在教育发展的重要位置。颍州区教育局将学校的思政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一号工程”,构建“以课启智、以行固魂、以德育人”的大思政体系。

颍州区教育局通过全方位的探索和实践,创新构建了“12345”思政课工作体系,“1”是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2”是牢牢把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条主线”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机制,“4”是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班主任、骨干教师、心理健康教师四支队伍,“5”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颍州区持续推进中小学和幼儿园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将教研作为提升思政课质量的重要抓手,面向全区思政课教师、班主任分学段开展线上线次,组织开展教师演讲、思政课赛课、思政教研组长会、蹲点式问诊课堂等活动,构建起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